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首页 | 曲艺新闻 | 曲艺视听 | 曲艺图库 | 曲艺人物 | 曲种介绍 | 曲艺杂谈 | 大连笑掌室相声社 | 大连瀚涵艺术学校 | 业务合作
  曲艺杂谈  
 
曲坛轶事
曲艺研讨
 
  曲艺杂谈  
 
崔凯:交互媒介下的曲艺生态新格  
曲艺界“以德服人”还行得通吗?  
让曲艺真正进入高等教育  
【媒体报道】姜昆:倡导优良行风  
相声名家姜昆讲曲艺  
孙福海网络“摆知”收徒 曲艺老  
 
  当前位置: 主页 > 曲艺杂谈 > 曲艺研讨 >  
 

大鼓妞儿们的“正能量”

 天资聪慧的山东女孩林雪梅随乡亲三伏逃荒流落到北平,幸得被人们认作大鼓妞儿的女艺人靳大红相帮,引荐至“北弦王”金三省带她来到八大胡同,“赏春楼”里的所见多闻令她大为震惊。金三省的女儿金盈儿认日本人中村做了干爹,权倾一时。抗战接近尾声,金盈儿欲随日本人逃亡东洋,金三省义无反顾地勒死了女儿,自己随后悬梁自尽。雨夜中,靳大红在林雪梅的帮助下生下了一对龙凤胎,伴随着新生命的诞生,人们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卢昌五老师又出新书了,一部构思了三十年的《大鼓妞儿》。
        上一次读他的书,还是2005年的《欢喜虫儿》,一部描写旧相声艺人生活的书,我因在《曲艺》编辑相声版面的缘故,写了一篇书评,寥寥数字,言不尽意,有忝该书。
        我是怀着一种将功补过的心情读《大鼓妞儿》的。
        洋洋洒洒近45万字的《大鼓妞儿》以抗日战争时期北平城一群鼓曲艺人悲欢离合的故事展开的,以众多小人物屈辱、悲惨的经历,来反映鼓曲艺人在八年抗战中惶惑、苟安、抗争、不屈的社会心态,再现他们在国破家亡之际痛苦而又艰难的觉醒历程。作品深刻的思想意蕴表明,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不仅在于其经济的发达、武器的先进,而且还取决于该民族普遍的社会心态,即便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甚至比妓女行业都要低半头同为“下九流”的艺人,同样有着强烈的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本能情感爆发。
      《大鼓妞儿》里有血有肉的人物众多。
        第一个出场的大鼓妞儿,靳大红,是一个色艺双绝、仗义执言、感情细腻之人。早年间唱大鼓的女艺人,第一就是长相,不漂亮师傅绝不收,因此靳大红的“色”是毋庸赘言的。论“艺”,靳大红自小学艺,十三岁时以一段《妓女悲秋》博得满堂彩,这种俗中透俗的铁片儿大鼓(即后来的乐亭大鼓),“经她活泼灵巧地一唱,那酸不唧儿辣不咝儿的小曲儿,就像北平人情有独钟的酸豆汁儿一样,立时火炽了起来,与此同时,靳大红亦获得了一个听客们赠送给她的艺名——‘十三红’”。“靳老板”的“艺术造诣”,连当时知名学者罗翰文都赞口不绝,称之为“一枝独秀、享誉九城”。这不由让熟知鼓曲历史的人联想到上世纪三十年代“鼓界三杰”之一的“醋溜儿大鼓”女艺人王佩臣。
作为艺人的靳大红,是风情万种的。旧时杂耍园子里最红的“大鼓妞儿”,往往靠眉来眼去、卖弄风情赢得观众的叫好和掌声。靳大红自不例外,她在《宋江坐楼》里一句娇滴滴的“我的三哥哥呀”,与听客中臭男人们起哄架秧子般“哎”的哄笑声,交相辉映,不亚于眼下相声小剧场“咦”声一片的互动。恰恰在这种闹嚷嚷的场景中,靳大红的知名度大增。
        作为老板的靳大红,是豪气冲天的,性格里的大大咧咧,让她在“玩艺儿界”颇有威望,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个人领导魅力”,无论是募捐义演,还是资助生活困难的姐妹,抑或营救被日本兵抓走的同行,她都会挺身而出,毫不含糊,表现了一个艺人温暖人性的靓丽一面。大鼓妞儿的心是积极向上的。
        作为女人的靳大红,感情是细腻的。老年间当红女艺人的感情生活往往都是很糟糕的,要么被达官贵人娶到家里做小(如《四世同堂》里的尤桐芳),要么被有钱有势的“干爹”包下来名不正言不顺(如本书中的金盈儿)。靳大红深知这一点,因此,她的感情大门始终是紧紧关闭的,以至于与比她小很多岁、给她拉车的三伏产生了莫名其妙的姐弟恋时,她都对外严格封锁着消息。“闷葫芦”三伏,一面在精神上深爱着林雪梅,一面把肉体献给了自己的老板靳大红,当他爱林雪梅无望转而爱上靳大红、发誓要挣钱娶靳大红、靠着运气去赌场、再也没有出来时,靳大红那厚积薄发的感情才一下子迸发出来,哭天抢地地喊“要了我的亲命了”。
        书中对靳大红最后一笔的描写是充满了浪漫色彩的:失去了丈夫后的她,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临盆在即,在赶往医院的路上迫不及待地生产了,一男一女龙凤胎。“小小子叫个弦儿,小丫头叫个唱儿吧。长大了,让他们兄妹俩一个弹弦儿,一个唱大鼓!你说过,咱唱大鼓的不丢人,咱唱的是中国的文化”。大鼓妞儿的心里充满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胡翠珠,这个人物虽算不上主角,但她命运的起起伏伏,前后巨大的落差会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甚至于你会不由自主地为她的所作所为着急、揪心、痛苦和惋惜。胡是“北弦王”金三省的大弟子。故事开始时,她就是离开师门享誉北平的大鼓妞儿了,她的离开师门与被师傅金三省“潜规则”有关,她恨师傅,但热爱鼓曲艺术(姑且称之为“艺术”),在她的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称“响蔓儿”之际,日本人打进了北平城,在艺人们失去了演出机会、食不果腹时,禁不住“皮条客”孙维本的威逼利诱,糊里糊涂拍起了自己都知道故事情节的电影,她的虚荣让她越陷越深,而当她得知她在剧中饰演的是一个至死深爱着一个双手沾满中国人鲜血的侵华日本大兵的纯情中国少女时,幡然悔悟——我不能当汉奸。但为时已晚,影片即将杀青,剩下的镜头去日本本土补拍。在这关键时刻,胡翠珠觉醒了,死也不会去日本。书中对觉醒了的胡翠珠进行了这样的描述:
“打小,我就以我张脸为骄傲,大人们也凭借我这张脸夸我长得像一个下凡的仙女。长大了,学艺登了台,看客们还是出于喜欢我这张脸,日本人看上了我,引诱我拍电影,要利用我这张脸为所谓的中日亲善做宣传……现而今恰恰是这张脸,让我看花花谢了,看树树倒了,陷入难以自拔的境地,我好恨这张脸……”
        在有了这种觉醒之后,胡翠珠做出了一个艺人难以做到、常人难以理解的举动:她毁了容,以此来保持龟缩在心灵深处的那份可怜的纯洁。某种意义上讲,胡翠珠也是一个英雄,她是她自己的英雄,在双脚踏进“汉奸”罪名的一刹那,完成了对自己灵魂的救赎。在她的哲学里,爱自己就是爱国,爱国也许就是这样朴素。

        坠子艺人乔七巧,随丈夫冯雨桐流落到北平,无论是她的人品还是艺品,“盖中州”的雅号当之无愧。作者对她的直接描写不多,但她惨烈的死,却与情和仇纠葛在一起,她仇恨日本人,也仇恨给日本人当了干女儿又对她丈夫冯雨桐纠缠不放的金盈儿。当打着爱的旗号,金盈儿不择手段地致使冯雨桐含冤而死时,性格柔弱的乔七巧,恍惚之中,抱着刚满一岁的孩子酉儿走向了深冬季节的河中心……“这绝不是乔七巧个人的不幸,而是整个社会的悲哀,是整个中国的悲哀!”林雪梅面对《民声报》的记者,道出了一个尚且生存的艺人对另一个艺人惨死生发的对世人的呐喊。

       《大鼓妞儿》里的大鼓妞儿,还有很多值得一写,比如曾唱红半个北平城的章红宝,在沦为妓院“赏春楼”里的头牌后,结识了日本少佐中村喜赖,又阴差阳错地做了中村的太太,她正是利用这一特殊身份做着帮助艺人们落难时做不到的事情,以慰藉那颗不想做亡国奴的心;比如生性刚烈的黑丫头,为了找到被日本抓了壮丁当了“药渣儿”的丈夫张子强,不惜踏上了去日本的寻夫之路;比如生性懦弱的白丫头在遭师傅强暴,后被父所逼,嫁给了失去了男性功能的德晓峰,在被人骗吸食的鸦片后,又被逼卖身为德晓峰挣钱,最后当被误认为“虎烈拉”传染病让日本人“消毒”活埋时,还灵机一动地拉上了害她一生的德晓峰……作者还写了一位有着同情心的日本“大鼓妞儿”冈本幽兰,她在搭救罗华章、设法让黑丫头赴日寻夫等事件上,完全处于一个“人道主义精神”的朴素情怀。超越国界、超越战争的“本善”人性的喷张,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尤为弥足珍贵。

        最后说说故事的女主人公林雪梅。
        天资聪颖的山东女孩林雪梅,随“哥哥”三伏逃荒流落到北平,经大鼓妞儿靳大红引荐,拜在“北弦王”金三省门下,开始了她大鼓妞儿的“艺术”生涯。无疑,祖籍山东的卢昌五老师对这位“老乡”偏爱有加,作者几乎是以完美主义情怀塑造一个“出污泥而不染”的完美形象——林雪梅。无论是林雪梅的艺术、她的美、她的女性的善良、她的智慧、她的爱,作者都做了详尽的描写,贯穿在整部作品中,忽明忽暗地闪烁着对完美的追逐。也许在现实生活中,彼时的政治、生活、文化环境,很难有这样的人物出现,但在作者的“呵护”下,林雪梅“做”到了。
        在师傅金三省的“潜规则”里,是不会放过一个女徒弟的,无论是早期的胡翠珠,还是后来的黑白二丫头,他都一一染指。在这样一个师门下,林雪梅恐在劫难逃。但,她自己的自珍自爱、自胜自强,靳大红对金三省的旁敲侧击,以及金三省的晚节之醒,使林雪梅保全了一个女儿之身。这是写林雪梅的“洁白无瑕”。
        罗华章被日本宪兵逮捕,生死未卜,林雪梅设计,在章红宝、三伏的帮助下,通过绑架日本长官中村喜赖的宝贝儿子中村太郎,换回了罗华章的生命。这是写林雪梅的智慧。
        在“老艺人”白雪遗、金三省、靳大红林们的“衬托”下,林雪梅更像一个新时期的艺术女性。尽管“哥哥”三伏深爱着她,但在她的心里,还是装着罗华章。林雪梅与具有着进步思想的大学生罗华章若即若离的爱情,是鼓曲艺人渴望与文化融合、与时代融合、追求进步的象征。换言之,多年浸淫在曲艺世界里的昌五老师借林雪梅这个人物抒发了自己对鼓曲艺术美好未来的畅想。

        透过大鼓妞儿们悲欢离合的故事,能感受到一种共同的东西,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涌动,用句时下流行的词儿,叫正能量。
        艺人拜了师门,就是一家人,“同是江湖内,都是苦命人”、“江湖倒了江湖扶”,在这个大家庭里,无论谁遇到了困难,大家都会伸出援助之手,这是一种和谐;当家遇到了外来侵略者入侵时,大鼓妞儿们也与北平的普通老百姓一样,对国家的前途命运心急如焚,对日本鬼子恨之入骨,大鼓妞儿们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八年抗战,大鼓妞儿们在坎坎坷坷中,咬着牙、肩并肩、手拉手地熬来了“八路军攻城的枪炮声”,大鼓妞儿们苦涩的生命中充满着表面灰暗而内心色彩斑斓的希望。
         大鼓妞儿们的“正能量”,是一种家国情怀。在国家危难之际,她们同样有着一颗朴素的中国心,一颗追逐光明、追逐进步、追逐和平的积极之心。正是这种你我均有、彼此慰藉、彼此传递能量的心,才使得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顽强屹立着。

        除了这些大鼓妞儿外,书中还描写了大量有血有肉的人物,如“正面人物”金三省、白雪遗、三伏、罗华章等,还有“反面人物”金盈儿、德晓峰、崇小辫、刘连仲等。其人物之多、描写之细、性格之鲜明,正如该书封面所言“一部与老舍先生《四世同堂》堪称姊妹篇的长篇小说”。
        当然,《大鼓妞儿》与《四世同堂》一样,用了大量老北京味儿的方言土语,和江湖术语,对读者了解当时北京的风土人情是大有裨益的。
      《大鼓妞儿》值得一读。
      《大鼓妞儿》值得尚从事着曲艺艺术的人,以及热爱着曲艺艺术的人,一读。

 
 
  友情链接:  
 
 
曲艺新闻
  最新动态
  大事记
 
 
曲艺视听
  曲艺音频
  曲艺视频
  老唱片录音
 
 
曲艺图库
  诵说艺术
  鼓曲艺术
  其它艺术
 
 
曲艺人物
  相声名家
  二人转名家
  鼓曲名家
 
 
曲种介绍
  诵说艺术
  鼓曲艺术
  其它艺术
 
曲艺杂谈
  曲坛轶事
  曲艺研讨
 
 
曲艺新闻 | 曲艺视听 | 曲艺图库 | 曲艺人物 | 曲种介绍 | 曲艺杂谈 | 关于我们 | 业务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归属:辽宁曲艺网 www.lnquyi.com QQ: 446067472  Email:net_dl@163.com
联系电话:0411-82770000-601 备案号:辽ICP备11012568号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