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曲种介绍 |
|
|
|
|
曲艺杂谈 |
|
|
|
|
天津相声逗你玩了一百年
尹笑声至今依旧活跃在舞台上 蔡志文 摄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正是休闲大好时光。劝业场附近的茶园又迎来了喜爱相声的新老观众,一杯茶、一包瓜子,整整可以让人笑一晚上。
在这里演出的相声演员有老有小,辈分最高的当数相声界第五代演员———今年72岁的尹笑声先生,他是当今相声界辈分最高的演员之一,同时也是已故相声大师马三立的高徒。“在这里演出的相声演员,不单为了挣钱,更主要的是将这些传统的相声段子说给观众,让观众了解相声的魅力和内涵。尽管现在相声不景气,但传统的经典名段在观众中还是非常有市场的。”身材魁伟的尹老爷子实话实说。
历时三年零一节 师傅教徒手把手
尹笑声的父亲尹寿山是第四代相声演员,当年在天津也是一个腕级人物。尹笑声6岁开始从师学艺,可以说是在相声堆儿里长起来的。尹笑声说,过去学相声讲究“三年零一节”才能出师,一个好的相声演员在出师后便可以自己登台演出了。
据了解,过去学相声要吃住在师傅家中,由师傅承担徒弟的各项生活费用,直到出师为止。过去学相声孩子的家庭一般不富裕,把孩子交给师傅,一方面可以使孩子学会挣钱的本事,另一方面还可以给家里节省些花费。学徒在拜师后的半年之内,基本就是跟着师傅到各个场子看演出,一边充当师傅的跟班一边观看师傅的表演,师傅下台就沏茶倒水,这样耳熏目染过个半年多,师傅认为徒弟对相声有些感觉了,就开始教授了。
“那时学相声完全是口传心授,师傅怎么教,徒弟就怎样背,用句行话就是‘嘴对嘴地喂’,根本没有课本。”尹笑声讲述着当年的教学情景,“现在有公开出版的相声集子,囊括了许多经典段子,如果一个相声爱好者用用功,完全可以背个几十段,但他并不能把这些段子表演出来。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人交给他如何使用每句台词。而过去师傅教徒弟,不光教台词,还要教台词的‘迟、急、顿、挫、高矮音、上下句、大小劲、神、相’。大概用一年多时间,师傅将各种相声段子教授完成,而学徒也可以将台词完全掌握,欠缺的就是舞台经验了。”
到了第三年,师傅开始领着徒弟到剧场登台演出,这时登台,不但学徒挣不到钱,师傅反而要向剧场的负责人使些好处,让剧场给徒弟提供演出机会。三年期满,徒弟就把相声学的差不多了,也能上台挣钱了。但这时还不算正式出师,还要有一节的期限,作为对师傅的回报。过去讲究五月节(端午)、八月节、春节三节,学徒期满后,要给师傅说满三节中的一个档期,收入全部归师傅所有后,才能正式出师,真正走上自己闯荡的道路。
徒弟初演爱忘词 师傅捧哏暗地帮
演员初次登台,由于舞台经验不够再加上心里紧张,常说错台词或忘词。相声演员忘词怎么办呢?尹笑声说,相声演员忘词一般人看不出来,这主要因为过去相声的台词不是很固定,同一个段子,不同演员说,一些细节就可能不一样。但年轻演员登台时,则可能将最明显、最重要的台词忘掉。过去的徒弟在前几次登台时,一定是师傅和他一起表演,徒弟逗哏,师傅捧哏。“三分逗、七分捧”这是形容捧逗之间的关系,师傅由于演出经验丰富,一定要亲自给徒弟捧哏。徒弟逗哏时,师傅在一旁尽心捧哏,一边观察徒弟动态,一发觉有忘词或说错话,赶紧替他遮掩过去。
尹笑声告诉记者,过去的学徒刚开始登台时,多数说些“贯口”和“子母哏”的相声,说贯口是最容易出错的,出现忘词也最明显。不过,有师傅在旁边用语言粉饰,不知底细的人也很难察觉。
据他介绍,有一次一个年轻演员说《报菜名》,说到“焖白鳝、焖黄鳝”时,突然脸上颜色一变,出现了停顿,但按照规矩,这里是没有停顿的,在一旁捧哏的师傅马上发现了这里的破绽,就知道徒弟忘词了,马上接了一句“菜还真不少,如果有点鱼就太好了。”徒弟经师傅这句提醒,马上想起来下面的词,接了句“有鱼啊,豆豉鲶鱼……”又接着背了下去,顺利说完了整个段子。
北京出生天津长 清门浑门竞辉煌
相声是“北京生,天津长”,相声大师马三立生前也说过“相声是北京发源,天津发祥”,天津是相声演员的摇篮。
那么,是谁从北京将相声带到天津呢?本市著名相声演员、相声大师张寿臣先生的弟子田立禾先生说,阎德山、裕二福等人应该是最初在津献艺的相声艺人。
裕二福是满族人,1880年 由京来津时已经40岁,初来时在北开市场撂地“画锅”,一年后登上茶楼。阎德山擅演单口,以说中小笑话见长,张寿臣先生的《小神仙》就是按照阎德山的脚本 而来。生于1899年的“幽默大师”张寿臣,虽没见过裕二福、阎德山等人,但还是称他们为“相声在津的开拓人”。
张寿臣先生曾经亲 口对田立禾说过“这个段子是打阎德山先生那儿来的,感谢老听主转述。”田立禾先生说,裕二福是满族人,属于“清门”,也就是现在说的票友,不是专门靠卖艺 为生,与民间的“浑门”演员有些不同。当时的清门相声演员多是八旗子弟,因此在师承关系上和现在所说的相声祖师朱少文没有关系,但他们的艺术成就不能被忽 视。
撂地画锅求生存 相声艺人苦作乐
旧时天津的演出场所并不多,除在茶馆、杂耍园子演唱外,主要还是在街头和庙会“撂地”卖艺。“围坐团团密复疏,开场午正到申初。风高万丈红尘里,偏有闲人听说书。”用艺人自己的话说:“俩肩膀扛着一个脑袋,有块地就能演。”
尹笑声说,三不管是杂耍艺人“撂地”卖艺的重要场所,相声“撂地”的发祥地就在南市三不管。1900年以后,三不管出现雏形,20世纪30年代以后日渐繁荣。
“撂地”卖艺的地场分为三等:上等的设有遮凉布棚和板凳;中等的只有一圈板凳;下等的什么设施都没有,只有一块空地。相声艺人用白沙子在地上画个大圈就开始表演,行话叫做“画锅”,无非靠它吃饭的意思。自嘲是“刮风减半,下雨全无”,过的是“雨来散”的生活。
相声就在人群之中,以“说”、“学”、“逗”、“唱”求得生存。然而挣钱并不容易,有时说完一段要钱,观众却一哄而散。艺人出于无奈,不得不耍“生意 口”,甚至说些损话:“小哥儿几个侍候您一场不容易,玩艺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带着零钱,您费心掏点儿。带多了多给,带少了少给。”“您若身上不方 便,没带钱,许您白瞧白看,请您站脚助威。”有时为了凑够整钱,加演小段,凑足以后,再接着演。直到相声进入茶园、剧场后,相声演员的生活才逐渐有了保 障,演出内容也开始去粗取精,变得文明起来。
《天津青年报》记者黄卫
|
|
|
|
|
|
|